|
联系我们
|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联盟路707号中化大厦16层 |
电话: 0311-85866015 / 85866016 |
邮箱:zhongkanyouqi@163.com |
网址:www.wx177.com |
|
|
|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雾霾事件,科学的、参与的精神开始在普通民众中蔓延,它时刻在提醒每一个人,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身体力行节约能源依然是个人层面上对抗雾霾最强有力的手段。
今年入夏以来,人们的手机频频被蓝天刷屏。不光有北京人民,河北人民、河南人民也纷纷晒出户外的“稀罕”照,感叹那“不真实”的画面。
事实上,根据环保部官方网站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指AQI在100以内)的天数共有75天,占49.7%,而去年同期共有63天,占41.7%。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北京的空气质量的确有所好转。
美醉“北京蓝”之后
6月以来,北京几番迎来降雨,从6月4日到8日,北京连续5天出现了全市性或局地性的阵雨和雷阵雨天气。尤其是那场6月10日一直持续到11日的大雨过后,天空好似被彻底洗刷,蓝得与众不同,有如湖水般清澈,再加上大朵大朵的白云点缀天空,“最美蓝天”的形容并不为过。
网友们纷纷在网上晒出了自己拍的高颜值蓝天照片。有人吐槽,领导看到这种蓝,也该给员工半天蓝天假了!
这种因蓝天而兴奋不已、幸福感爆棚的行为,也被调侃为“蓝天综合征”。在“临床”上,它还伴有呼吸畅通,心律平稳,爱出门拍照留念、疯狂刷屏等异常行为。多发于长期居住北京饱受雾霾折磨的群体,短期内尚无有效疗法。
如果这是一种病,也无须担心,天气与心理息息相关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晴天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样,由疲倦而导致困意的状态与阴冷黑暗的天气也有显著的相关。晴天的生活幸福感比阴雨天的生活幸福感高并不奇怪。
这是因为人类存在于大自然中,整个生命都存在于各种气象状态和气候环境中,气象和气候对人类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当然就会对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霾是空气中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对太阳光的消光作用而导致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相关课题组从2000年以来持续对北京及京津冀区域霾污染观测、模拟预测和预警研究,已经确认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和唐山四个城市的PM2.5主要来源均为燃煤、机动车、工业和餐饮,其中上述来源在北京的占比分别约为30%、22%、12%和13%,城区交通等排放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周边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SO2)经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对北京霾的贡献是最大的。
“从长期看,污染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但短期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气象状况是否有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和扩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污染源的积累与减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缓变的过程,而天气条件却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专家张明英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事实上,在解释近期频频出现的“北京蓝”时,受访专家均表示,“天帮忙”还是最直接的原因。
张明英说,夏天温度较高,大气稳定度比较差,空气活动比较活跃,所以大气颗粒物垂直方向上的扩散较之冬季更强。而且,今年入夏以来,华北地区的冷空气活动相对频繁,这是因为,一般存在于北纬高纬度地区的冷性低涡有南调的趋势。冷空气南下,对流旺盛,形成的雷雨增多,同时,吹来了偏北风。这些气象因素对于污染物的驱散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也坦言,“对目前的蓝天还是要保持谨慎的乐观”。
雾霾治理才刚刚开始
2013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向雾霾宣战,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率先提出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开展了改造燃煤锅炉改造使用清洁能源、居民采暖实施“煤改电”、淘汰老旧机动车与退出污染企业等一系列治霾措施。河北、天津则着力关停重污染企业,降低燃煤使用量,并启用燃气新厂,同时力争淘汰全部黄标车辆。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得到了增长,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四项污染物平均浓度都有了下降。不可否认,人的努力初显了一些效果。
不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研究员吴烨认为,雾霾是近30年化工污染积累的结果,空气污染治理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评估其发挥的作用,显著成效则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
“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是北京各个产业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有效果的。”吴烨说,根据评估,从1998年、1999年到现在,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至少增加了3倍,但总排放量是下降的。对一辆机动车而言,减排超过了50%以上。
但他同时表示,即便如此,北京市的机动车减排压力依旧不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排放强度还是高出不少,如要达到理想状态,需要在现有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再减少一半。
此外,6月4日环保部对外通报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只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有90%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仍然超出国内的空气质量标准。
“如果全国范围内的污染总量无法严格控制、持续减少,那么雾霾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而且,随着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污染转移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产能输出增加的同时,也将面临污染排放增加的问题。”
因此,在他看来,城乡间、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间在控制、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需要更为一致,相对落后地区一样不能再采用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不应只是“晒图”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早在2003年前就开始了国内多城市PM2.5的季节性同步观测,研究PM2.5已经十几年。
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近30年来,我国空气污染状况呈现出震荡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各个城市都弥漫着燃煤带来了硫磺味,随着1987年《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出现,污染开始下降;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国内为扩大内需,加速工业发展,大气污染也开始回升;直到2006年,国家将几个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关的指标列为“国家约束性指标”,大气污染状况便有所控制;但在2008年奥运会后,产能又开始上升,雾霾出现了总爆发。
“空气污染就是这样,只要有人管它,就能有所变化。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连续地、毫不松懈地坚持。”曹军骥说。
上世纪40年代出现在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之一,洛杉矶从1943年第一次雾霾的出现到1970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经历了整整27年。让曹军骥印象深刻的是,在这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但回头发现,真正推动这项事业进展的是普通民众。
曹军骥并不认为全民晒蓝天只是一种社交行为。
“在国内,真正关心环保问题的主力实际还是中产阶级,环保教育更像是一种精英教育。但环境问题每天都在发生,它与老百姓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只有政府、少数专家的关心是不可能改变现状的。在过去,大多数人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现在,所到之处,人们会留意污染排放是否严重,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在他看来,随着老百姓了解、参与和支持正确的污染改善的措施,政府、企业才有压力也有动力持续解决污染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雾霾事件,科学的、参与的精神开始在普通民众中蔓延,它时刻提醒每一个人,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曹军骥举例,当年,加州州长杰瑞·布朗建议加州居民尽量拼车或者乘坐公共汽车上班。为此,他在洛杉矶圣莫妮卡高速公路开放了第一条“拼车专道”,该车道允许拼车和公共汽车可以比私家车更快的速度行驶。但在一开始,这种既省钱,又环保的出行方式老百姓并不买账,该措施甚至直接导致了布朗下台。而此后的实践证明,布朗提出的政策是有远见的,老百姓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并最终成为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出行习惯。2011年,杰瑞·布朗再次当选加州州长,成为该州年龄最大、任期最长的州长,这足以见得民众对其治霾付出努力的认可,以及对环保事业的支持。
除此之外,现阶段国家治理雾霾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工业污染的,可事实上,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大量能耗与碳排放,将是减排很有潜力的部分,比如那些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欲望的过度消费。不过,与工业污染的强制性治理手段不同,治理生活排放与个体相关,它的实施难度恐怕比前者还要大。
因此,曹军骥认为,这部分减排也更有赖于社会的引导和全民的参与。包括选用节能家电,自觉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拒绝高能耗的奢侈性活动等,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
“对普通民众来说,身体力行节约能源依然是个人层面上对抗雾霾最强有力的手段。”曹军骥说。胡珉琦 |
|
|
|